20年后中国和世界

第14章


中国同时也投资石油!
  二十五 从煤炭到清洁能源
  中国的经济增长依然主要依赖煤炭,而且用量在不断增长。在能源领域,煤炭仍然是中国的基本能源。中国的生产结构与发达国家相去甚远。
  中国能源需求有80%依靠煤炭来满足,这样就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现状必须改变!
  从煤炭过渡到清洁能源
  为了改变能源结构,中国政府应该发展新型能源,想方设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世界观察研究所研究显示,中国将会成为世界第一大可再生能源生产国。到2020年,中国将实现由可再生原料提供15%所需电力的目标(2010年为8%),而到2050年则要增长到30%。
  为此,中国计划在五年内投资1460亿欧元发展可再生能源。
  风能、太阳能和水利发电
  风能、太阳能和水力发电在中国发展得尤其迅速。根据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目标,到2015年,中国的非化石能源将占到总能耗的11%,到2020年达到15%,以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40%到50%的目标。
  许多集体和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使用清洁能源。约10%的中国家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不到2020年,中国就将成为清洁能源使用最广泛的国家!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中国要在风能和太阳能的技术领域超过目前的领先者:欧洲、日本和北美。
  例如,在中国西北部的敦煌市,中国要投资建造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
  今年,中国的太阳能和光伏电能内需将达到50万千瓦。
  中国计划逐步开发太阳能市场:从2015年的500万千瓦电量到2020年的2000万千瓦。即使北京的经济引擎依然主要依靠煤炭来带动,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水利发电国家了!
  中国:世界最大的水利发电国家
  中国的另一个王牌就是地理条件和巨大的水电潜力。由于希望能提高水电在总产电量中所占的比例,中国正越来越朝向水力发电方向发展,以确保其电力供应。
  2009年,随着世界上最大的发电站——三峡大坝的落成,中国越过了水力发电领域的一道大关,显示了中国的决心。
  那么,什么是中国能源要优先考虑的呢?
  化石能源的优化;
  加速发展非化石能源:水电、核电、风能和太阳能等;
  加强运输网络建设;
  加快技术创新;
  强化节能意识,减少空气污染;
  加强国际合作;
  推进能源体系改革。
  中国银行投资:减少二氧化碳方面
  银行举措
  中国银行2010年第一季度:投资2000万欧元,年增长达到两位数。
  中国农业银行2009年,拒绝了83个环保方面项目的信贷申请,但支持了1803个减排项目。
  中国工商银行到2009年,为节能和减排项目提供了共计446亿欧元的贷款。
  中国建设银行到2008年底,投资170亿欧元。
  交通银行2009年,为节能和环保项目提供了64亿欧元的贷款。
  兴业银行2008年10月份,承诺遵守赤道原则,并成为中国首个承诺遵守该原则的银行。
  中国开发银行2009年,为节能和环保项目提供155亿欧元的贷款。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大量投资:只需要看看中国人建造的大量风力发电站就知道了,就像许多社区和城市所期望的那样,要实现“零排放”的目标。
  意识到自己的强大,就如同样意识到自己的落后与弱小、意识到城市化挑战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那样,中国正在开始自己的能源转型。由火电站过渡到风能发电,使二氧化碳这一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得到显著减少。
  中国是未来可再生能源的世界冠军吗?它在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领域都走在世界前沿。基于大量的气象数据以及全国通用的管理条例,风能发电将能在2030年满足中国的电力需求。
  中国在经济领域可以快速做出反应,在其他领域例如可持续发展方面,中国依然表现出众。如果给中国足够的时间考虑,一旦做出决定,中国人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中国有望实现在2020年可再生能源比例达到15%、2050年达到30%的目标。
  中国人知道,他们应该继续发展前进,以获得比今天更好的生活质量:与贫困作斗争、得到更好的受教育机会、医疗卫生等等。这是值得称赞的一大笔赌注!与此同时,中国对“次级碳强度”的认识也尤为真实。
第二篇 2020年,中国是世界强国
    一 领土和社会
  中国是个拥有超过13亿人口的大陆国家,其经济实现了近10%的惊人增长率,并且增长很有规律。
  能证明这一突飞猛进的经济增长的统计数据比比皆是。能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这样的增长和成果,这对于二十年前的大多数中国人和世界其他地区的人们而言是无法想象的!
  中国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不应掩盖目前存在的障碍和问题,这些问题会阻碍中国进一步的全面和谐发展。
  要通过中长期的努力来加强中国的社会稳定,保持社会的凝聚力,发展购买力,消除贫困,充分保障就业并实现现代化。这是中国和许多其他国家的首要任务!
  面对挑战,需要更深层的改革
  在近三十年里,中国走向世界,深化改革,以推进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国需要安全、均衡和公平的经济增长,要创建一个和谐社会!中国既不希望遇到政治动乱,也不希望出现区域割据,更不希望重蹈苏联的覆辙,造成分裂,打破国家发展的有利局势。
  即使把稳定和改革作为重点,中国仍然需要时间来提升整体的国民素质,推进中国特色民主政治。换句话说,在不破坏体制的前提下,中国需要时间!
  中国人认为,对于最贫困的人口而言,需要三代人的努力才能最终改善生活条件。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也是这样。需要时间和毅力!中国已经按照自己独有的文化发展出了社会凝聚力。
  中国与世界人权的进步
  诚然,在中国,直到2015年,这方面还有工作要做……但事情似乎进展很顺利!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并且这个国家是从“零”起步的。1949年,中国大陆处于遍体鳞伤、孤立、贫困甚至被摧毁的状态!
  而如今,谁能否认十几年来数亿中国人在基本人权方面的巨大进步?目前,已经有97%的中国人口摆脱了最黑暗的贫困!
  对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根据他们的历史、财富、领土面积以及人口密度的不同,所要做的工作也不尽相同。体制不一样,通往人类进步的道路也是渐进的。
  为了人类进步和实现联合国的八个目标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关注如何消除贫困、减少不平等。对于中国而言也是如此,只不过中国在这些方面还有待提高。
  中国有能力在2015年实现所有的联合国千年目标。这些目标包括:减少贫困、保证所有人的基础教育、促进两性平等、改善健康状态、反对歧视、减少婴儿死亡率等等。
  然而,消除贫困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大挑战,就如同消除饥饿、疾病、无适当居所以及社会排斥等问题一样。此外,促进两性平等、改善健康、倡导言论自由、发展教育以及宣传环保都是同等重要的。这将是怎样的挑战啊!
  联合国2015年要实现的八个千年目标
  目标1:减少极端贫困和饥饿
  目标2:保证全民基础教育
  目标3:两性平等和妇女独立
  目标4:减少婴儿死亡率
  目标5:改善孕产妇健康
  目标6:与HIV病毒/艾滋病、疟疾以及其他疾病作斗争
  目标7:保证环境可持续发展
  目标8:向经济发展的全球合作伙伴关系迈进
  联合国的这些计划于2000年由世界各国领导人表决通过。目的是在2015年前将世界贫困人口减少一半。
  例如,对于联合国所倡导的目标,在减少婴儿死亡率方面,中国妇女在医院的分娩率由1990年的46%增加到2009年的94.7%。中国的“特困人口”——日生活费不足1欧元,其比例在2010年下降到3.9%。1990年,该比例仍保持在10%。
  “中国成功使数百万人摆脱贫困的创举是史无前例的。它有希望在2015年之前实现联合国的所有千年发展目标。”
  这些话并非出自中国官员的口中,而是在2010年由一名联合国高级官员发表的。
  二 中国的政治体制
  中国,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是北京),在中国共产党(PPC)和毛泽东的领导下建国于1949年10月1日。建国之后,中国先后在1954年、1975年、1978年和1982年颁布了四部宪法,并多次修宪,最后一次是在2004年。
  1982年宪法体现了前领导人邓小平要建立持久的国家政体的意愿,以确保实现稳定、现代化、体制改革和政府结构调整。该宪法强调权力调整和公民权利和义务(宗教信仰、18岁享有选举和被选举权等),以纠正过去的错误(“文革”)。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