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后中国和世界

第17章


如果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将很难解决不平等问题,经济结构调整将受阻,同时还会加重通货膨胀。
  针对这些问题,中国政府最近采取进一步措施来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如:废除已淘汰的生产方式、取消对高污染产品出口税的减免(尤其是自然资源密集型产业)、加强节能、减少原材料的使用、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以及最后的实施房地产调控。
  八 短期内的十大经济预测
  2011年是中国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开端。在宏观经济领域,还存在很多疑问:经济增长、物价波动、房地产、收入税收改革、创设土地税、新兴产业的潜力等等。以下是对2011年中国经济的十大预测。
  9%的经济增长:2011年将出现较快的发展,经济增长率预计会达到9%。消费、出口和固定投资将持续增长。由于通货膨胀和货币紧缩政策,消费和出口的增长速度会有轻微回落。但作为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头一年,固定投资无疑会维持20%的高增长率。
   通货膨胀率控制在4%到5%:在工业生产方面,供过于求。在2011年不会出现需求过热的现象。但是有两个因素会导致物价上涨:其一是延期效应,2010年11月估计会有4%的通货膨胀;其二是进口增多。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也会推动农产品价格的上升。2011年的物价消费指数将攀升4%到5%。
  改善经济结构的积极预算政策:2011年,中国将推行积极的预算政策。由于经济趋于稳定,2011年的财政赤字将减少2.5%到2%。实施预算政策的目的是要调整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住房、西部大开发、发展新兴产业等等。
  “三率”的提高:2010年,利率、准备金率和汇率都发生了变化,并且趋势将持续到2011年。为了更好地控制通货膨胀,中国中央银行将继续提高利率。如果有必要,准备金率将提高到20%。人民币汇率将上升约3%,以确保收支平衡。
  收入分配政策改革:近些年来,中国人民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人民需要合理的调整收入分配。增加个人收入在国家收入中的比例是改革的重点。
  “两税”改革:个人所得税改革和土地税的设立是中国经济改革中的两件大事。2011年,个人所得税征收下限将提高,税率将下调。上海成为土地税的试点城市。2011年的征收范围仅覆盖全国少部分地区。
  住房价格控制:中国政府将介入控制房地产,并加快建设社会住房的步伐。由于调控效果并不甚明朗,中国政府将实施政策进一步打击投机行为。通货膨胀预期使得房地产现状变得更为复杂,并且利率的提高增加了该领域投资商的成本。2011年,住房价格的涨幅得到控制。
  地区发展计划:两年来,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地区性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从战略角度看,区域性政策目的是实现多极经济增长,支持边远地区的发展,同时也为了完善公共服务。在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以及中国西部地区都将出现新的发展项目。
  中国贸易顺差明显下降:从2010年1月到11月,中国的贸易顺差总额为1240亿欧元,比2008年和2009年要低。2011年,中国中央政府建议要稳定内需,增加进口,尤其是在高科技和环保领域。2011年的贸易顺差将明显下降。
  加速新兴产业的发展:2011年,新兴产业发展的详细计划将付诸实施。环保、信息技术、高端设备制造、新能源、电力汽车和高铁等产业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九 快速的城市化
  中国的城市化早在4000年前就已经开始了。1940年,中国有69个大城市,而到了2007年,由于农村移民的增多和小城镇的扩张,这个数字已经翻了十倍还要多!
  九十个城市人口超过百万
  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趋势非常显著。
  到2025年,中国将拥有221个超大城市。直到2015年,每年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农村人口迁往城市。
  如此大规模的变化将导致人们生活方式的颠覆:工作场所、交通方式、居住环境以及消费理念都将改变。
  要在保证生活质量的同时加快城市化进程,这将是重要的战略性手段。也就是说,要营造良好的环境,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快速发展,建立新的城乡关系,促进城市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2025年,中国将有十亿城市居民
  面对这一挑战,中国必须圆满完成城市化进程。这就需要高度重视城市规划,节约能源,遵循新的城市发展理念,用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为市民提供舒适的环境和便利的交通,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2008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已达到45.68%。预测显示,2015年,该比率将超过52%,2020年超过57%,而到2030年将超过65%!
  中国的高速城市化预计将一直持续到2016年,之后会继续发展,但速度会明显变缓。2030年的城市化比率相当于1%的人口增长:每年1400万人。
  这意味着每年创造一个大城市出来!或者说每隔十二个月就建造出一个类似莫斯科、伊斯坦布尔或布宜诺斯艾利斯这样的城市……
  这一预期同时意味着真正的挑战,因为这样高速的城市化势必花费不菲,并且会导致房价飞涨。
  另一方面,城市间的竞争也会愈演愈烈。同时还需要顾及中国的发展目标:提高生活质量,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环境的可持续性……
  中国城市化的四个成功因素:
  地方分权政策,公共事业权利下放到地方政府;
  城镇贫困人口比例和失业率维持在较低水平,约为总人口的4%;
  那些在发展中国家的城镇中数目众多的贫民窟在中国不存在;
  节约使用土地,中国的城市约占用国土面积的4%。
  与未来的超级城市化有关的关键因素与决定,都与政府的行为密不可分。如何合理分配资源和成本?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和住房价格的成本又是什么?
  要想取得成功,实现既定目标,中国就必须在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保证八个层面的控制:
  降低行政成本;
  确保大城市间的平衡;
  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交通运输方式;
  在全国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建造价格适中的住房;
  在城市中创造和谐的生活环境;
  继续推行大胆的环境政策;
  缩小贫富差距。
  房地产的调控将给经济增长提供一个更稳定的基础。
  限制房价过快攀升的政策将继续施行,甚至会有所增加。为了实施新的政策,改造中国目前的房地产经营模式,中国将采取一些鼓励措施,实施住房补贴,让年轻人也有能力买到房子。
  城市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
  刘志峰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工业化水平。”的确,在某些地区的城市化过程中,土地仍存在被征用的可能,甚至还有一些耕地被征购。而这也将导致土地城市化先于人口城市化,将造成可用土地或者耕地的失衡与浪费。
  对于建筑质量、材料、资源和污染等问题,如果没有规划和城镇管理,城市环境将承受巨大的压力。
  过快的城市化致使出现了许多问题:成本问题、水电问题、交通堵塞等等。同时还要采取配套措施,解决农村问题。
  令人印象深刻的大都市
  中国的新兴城市令人印象深刻。它们通常绵延数公里,有笔直的公路和优美的高塔,美得令人眩晕。
  重大项目工程的实施一直延续到最边远的地区……要想成功实现城市化,就需要高度重视规划,节约能源,遵循新的发展理念,创造更好的生活和更便利的交通。这是中国下的一个赌注!
  十 大胆的建筑
  当全球都陷入建筑竞争当中,并热衷于建造大胆的高塔和摩天大厦的时候,中国并没有在成就和项目上落后,这称得上是一场无国界的竞争!
  一个大型城市实验室
  无论是在香港、北京还是浦东(上海商业区)或者像深圳这样的中国其他的城市,中国都非常偏爱兴建高楼和高塔。
  中国成为了大胆的城市建筑的实验室,中国和世界的建筑师们在这里竞相展现其创造力。
  这些城市在高度、宏伟的设计和技术实力上可以与曼哈顿相媲美。
  近期的成就
  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信)在上海的总部就沿用了大胆的建筑设计理念:两座“孪生”的50层建筑环绕着两座较小的塔楼,波浪的形状令人联想到海洋,就像一艘远洋的班轮。
  中央电视台是近代建筑中的伟大成就之一,它似乎要打破万有引力定律:两座反“L”形的大楼高耸入云,在最高点相接为一体,椭圆形的窗户明亮而干净。
  还是在北京,在众多宏伟的建筑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北京新的歌剧院,是由法国设计师保罗.安德鲁设计建造的。这一位于市中心的穹形建筑坐落在湖中央。它包含三个可容纳5000人的大厅,分别用于表演舞蹈、戏剧和音乐。
  还有中国香港的汇丰银行大厦,它高达305米,两个伸出的“桅杆”高达367.4米。同样是在这个城市的国际金融金融中心大厦高达416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楼之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