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后中国和世界

第33章


这类文章常常出现在中国互联网和出版物的重要版面上,这种充斥着批评之声的媒介被视为中国传媒业的重大转折。
  但从种种预警信号和社会危机的证据来看,真正的忧虑和社会不稳定的危险在别的国家也存在,尤其是饱受物价飞涨之苦的国家、发生暴乱的阿拉伯国家和西方。
  害怕失掉领导权、手持大量美国国债、相关因素对未来指数的杠杆效应、危险的金融投机行为、回收可疑债权、金融领域的去规则化、变化不定的养老金、不可靠的银行和起伏不定的货币。
  我们是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
  说到这,两个主要问题:为了保证一个自由,监管机制更加完善的市场实现飞跃,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调节现有金融市场的不良机制,从而避免将经济再次推入火坑?
  以中立著称的美国机构与美国专家们着手寻找问题的答案,并时常为此争论不休。
  深陷熊市的金融分析师,他们造访中国仅仅是为了对其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观察:难道中国的腾飞真的是建立在坚实的基础和可持续发展之上吗?
  除非中国人有十分的把握利用熊市策略来保证自家的股票交易获利。要知道在金融领域,股票市场和证券消息,人们是不择手段的!
  如果结合大背景来考虑就能理解这些表象的行为:动荡不安的西方金融市场上演着危险、失衡、忧虑的桥段。种种不安使得西方金融市场对于自己的未来找不到一个让所有人满意的答案:
  一场持续几年的货币危机?
  现行金融体系的终结?
  国际经济形势是重生、维持现有的萧条还是衰退?
  不稳定因素充斥着整个世界,目前任何经济学家都无法找到一个创新的模式或者根据历史的经验教训为当下的经济危机建模。
  乐观基金的管理者
  可是,像高盛集团与摩根士丹利这种美国大型投资银行,和一些以保持中立立场而著名的房地产商们则粉碎了中国泡沫的可能性,并且表现得十分乐观。
  高盛报告预测:2030年中国股市将压制美国,攀升至全球第一股市的位置,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
  在货币的问题上,多数的国际组织和经济学家承认他们预期,和美元相比新兴国家的货币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并且人民币将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根据欧元的缔造者们的说法,人民币将在2030年成为国际性货币!
  十六 公共债务和外债
  假如数据根据公债与外债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些数据仍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重要元素。
  然而,数据并不是众多评价一个国家信用度和实力的唯一标准,这些数字每年以不同的模样出现,随着政策和国际形势的变化而改变。
  公共债务和外债(净额和总额)
  公债是一个国家所有的金融担保(国家发型、委托银行发型,地方行政单位发行,社会保障基金等)的总和。政府借款加上政府预算再减去政府税收得出的即为公债。
  总体趋势是为了满足财政支出不断加大公债的发行量。
  在2009至2010年间,我们看到在众多国家中,有三个国家的公债表现尤其显著:
  法国:从2009年的77.50%增长至2010年的83.50%,增加6个百分点;
  美国:从2009年的52.90%增长至2010年的58.90%,增加6个百分点;
  中国:从2009年的12.50%增长至2010年的17.60%,增加4.7个百分点。
  外债的净额和总额
  外债,国家向外国商民的借款(国家、企业与个人)。
  区分总外债(向外借款)与净外债(国家放债与国家向外借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其中,净外债是最重要的。过高的数额会给经济带来麻烦,外债的比率将会加重外债的负担。
  评级机构制造的危机中也包括了外债。因此,为了避免投机领域的猜疑,中国成立了本土的评级机构。而且,人们在谈论外债问题的时候常常忘记金融领域其他的因素。
  尤其是各国的资源、潜力和它们的储备,比如债券:金融储备(黄金、票证、国外的债券、外汇等),外债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文化遗产、强有力的货币区支撑、经济增长、推行改革、国内缩减开支、个人负债率和国家负债率、人口、经济发展潜力、海外投资、资源等。
  如果一个国家拥有大量有回报并且稳健的债权,并且眼下或未来经济形势良好,那么分摊到每个居民头上的总外债在经济问题中也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最后,另一个应当纳入考虑范围内的能够缓解危机的因素是国家财政预算(包括债权与债务),这个复杂的集合体使得国家能够很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道路,有效地进行投资和维持有所需的社会关系。
  2010年总外债(不包括债权)
  1.美国   13980       12.比利时   1241
  2.欧盟   13720       13.瑞士     1190
  3.英国    8981       14.澳大利亚 1169
  4.德国    4713       15.加拿大   1009
  5.法国    4698       16.瑞典      853
  6.日本    2246       17.奥地利    755
  7.挪威    2232       18.丹麦      559
  8.意大利  2223       19.希腊      532
  9.西班牙  2166       20.葡萄牙    497
  10.爱尔兰 2131       21.俄罗斯    480
  11.卢森堡 1892       22.中国      406
  不考虑手中掌握着的美国债券(净外债),根据2009年至2010年间的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我们能够看出以下五个国家的走向:
  2009年至2010年间人均总外债变化
  美国:总外债从2009年的99930亿欧元增长到2010年的101920亿欧元,2009年的人均负债32524欧元↑世界第一!
   法国:总外债从2009年的37280亿欧元减少到2010年的34890亿欧元,2009年的人均负债58200欧元↓降!
  英国:总外债从2009年的67480亿欧元增长到2010年的101870亿欧元,2009年人均负债110443↑涨!
  德国:总外债从2009年的38670亿欧元减少到2010年的35000亿欧元,2009年人均负债46989欧元↓降!
  中国:总外债从2009年的2570亿欧元增长到2010年的3010亿欧元,2009年人均负债192欧元↑但数额仍然很小!
  尽管一年间中国的外债有轻微的涨幅,身负3010亿欧元的净外债。但惊人的储备使得中国经济形势依然良好。
  另外,法国和德国的债务有所减轻。英国尤其是美国打破了自家的外债记录!
  然而,这些有趣的数据与当下金融市场相互作用而投机的标准并不吻合!
  事实上,未来竞争力强的结构性投资、促进消费的措施、鼓励完善教育与医疗等等;这些都在经济中扮演了推进器和缓冲器的角色。
  这样一来,要想很好地控制净外债和总债务的数额。我们必须考虑到每个国家的实力和国情。
  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无论从中国较少的债务还是从它惊人的储备金、发展和增长来看,中国都会以强有力的经济地位从容地引领未来的几年甚至到2030年。
  十七 中彩:20870亿欧元甚至更多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这种增长是突飞猛进的。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为2.087万亿欧元,远超出其他国家,跃居世界第一。在四年的时间里,外汇储备的增长迅猛。如果把香港近2000万亿欧元的外汇储备算在内,那么中国将近2.3万亿欧元的外汇储备占了整个世界外汇储备的30%!
  2010年12月:2.087万亿欧元
  2009年12月:1.755万亿欧元
  2008年1月:1.16389万亿欧元
  2007年3月:0.878万亿欧元
  2006年4月:0.64万亿欧元
  中国不愿看到欧元消失
  中国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要应对储备管理上的的挑战:外汇的多元化,美国货币的收益性以及低利率的美国国库券的收益性……
  在中美对峙中,如果美国政府提及“元”,中国政府从本国利益出发,会从汇价的降低和由美国货币发行量导致的贬值的方面来考虑本国外汇储备(主要是美元,但也有其他货币:欧元、日元等等)的金融安全。
  据估算,超过一半或者三分之一的中国资产是用美元注册的……换言之,如果奥巴马-胡锦涛两个政府当前对话力求达成一致,出售商品的中国不愿意以贬值的货币被给付。
  外货储备,货币现金,和国有资金储备(黄金、外汇储备、国债、外国债券等等)被国家的中央银行所拥有,央行将之用于:
  制定和执行汇率
  出资支付贸易差额
  为经济提供必要的用于国际交易(财产、服务、资金等等)的货币
  参与本国投资以及制定本国国际战略
  布雷顿森林协定(1944年7月22日)确立了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基础,包括采用了既稳固又可调节的兑换体系,以此达到稳定货币的目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