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帝国的兴亡

第284章


这时,东部军管区的一名参谋打来了电话,命令他撤出广播电台。畑中对着话筒,再次滔滔不绝地陈述了他认为惟有继续战斗才能保全日本的全部理由。他的口气不再像那种自以为真理在握并时时准备一意孤行的人的口吻,声音里不知不觉地带上了一种胆怯。他也不再坚持原来的要求,只求得到5 分钟的广播时间。然而,对方不为所动,仍然坚持要求畑中立刻离开广播电台。畑中无可奈何,只得率领官兵离去。
  7 点21 分,日本广播协会播送了一个特别通知:“天皇陛下已发布诏书。
  今天中午12 时将广播诏书。届时请大家恭听天皇御音。”由于电子管奇缺, 从8 月1 日起,日本缩减了大约70%的应急广播电台。为播放天皇诏书,这些电台又恢复工作,另外还下令向白天停电的地区供电。日本广播协会电台的功率由平常的1 万千瓦增至6 万千瓦。
  这天上午,天皇忙得不可开交。除去处理许多须他亲自过问的信函文件外,还接见了木户侯爵、几位内阁大臣和宫内省的一些官员。天皇向他们提出了同一个问题:对终战决断有何看法。显然,裕仁渴望知道他的臣民究竟怎样看待他的决断。
  10 点30 分,德川侍从在御文库地下会议室旁的一间小屋里安装了一台美国无线电公司制造的旧收音机。再过半小时,将在会议室里召开枢密院正式会议,对停战诏书进行形式上的咨询,由天皇亲临会议。德川检查了收音机,尽管在地下,收音效果还不错。然后,他在收音机旁专为天皇安排了一张坐椅。裕仁将在这里收听12 小时前录下的他自己的声音,这声音将宣布日本漫长历史上的第一次战败。
  在皇宫外面,怀着极端民族主义思想的佃中少佐骑着摩托车,椎崎中佐骑着马,向过往的行人散发传单。茫然不解的人们看到传单上写着:
  我们是日本皇军军官,1945 年8 月15 日晨发动武装起义。我们向日本全体官兵和全国人民宣布:
  我们的目的是挫败敌人阴谋,保护天皇,保全国体;我们耿耿于怀的不是成败,我们并非出于个人私利;为了忠于国家这惟一的正义事业,我们准备置生死于度外;我们衷心恳求全国人民及全军官兵能理解我们这一行动的意义,与我们一道为保全国家、消灭天皇身边的卖国贼、挫败敌人阴谋而战斗。
  饱尝战争磨难的普通百姓很难对烟中的宣传产生共鸣,他们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继续为生计奔走。11 点20 分,在二重桥与板下门之间的草坪上, 畑中少佐领导的未遂政变终于偃旗息鼓。他用杀死森将军的那支手枪对准自己的脑门,扣动了扳机。椎崎中佐把军刀扎进了自己的肚子,又把一颗子弹射进自己的头部。古贺秀正少佐也在近卫师团司令部切腹自杀。
  时间接近正午,举国上下都在注视着这一时刻的到来,恭候着天皇的声音。只有极少数人知道天皇的讲话内容,更多的人只能揣测,还有许多人迷惑不解,但大多数人无疑欢迎结束往日的死亡与毁灭、饥饿与绝望。
  正午12 点,播音员和田信贤开了口:“从现在起有重要广播。全国听众请起立。”全体日本人中除了因病不能站起来以外,只有裕仁一人坐在椅子里。
  “天皇陛下对全体国民亲自宣读诏书,现在敬请开始玉音播送。”
  随之奏起了日本国歌《君之代》。
  稍后,空中响起等候已久、令人敬畏、忧虑而且紧张的“鹤鸣”:致忠良臣民书:
  朕深鉴于世界之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盖谋求帝国臣民之康宁,同享万邦共荣之乐,斯乃皇祖皇宗之遗范,亦为朕所眷眷不忘者。前者,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之主权,侵犯他国之领土,固非朕之本志。然交战已阅四载,虽陆海将兵勇敢善战,百官有司励精图治,一亿众庶克己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实难逆料。如仍继续交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如此,则朕将何以保全亿兆之赤子,陈谢于皇祖皇宗之神灵乎!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朕对于始终与帝国同为东亚解放而努力之诸盟邦,不得不深表遗憾:念及帝国臣民之死于战阵、殉于职守、毙于非命者及其遗属,则五脏为之俱裂;至于负战伤、蒙战祸、失家业者之生计,亦朕所深为轸念者也。今后帝国所受之苦难固非寻常,朕亦深知尔等臣民之衷情,然时运之所趋,朕欲忍所难忍,耐所难耐,以为万世开太平。
  朕于兹得以维护国体,信倚尔等忠良臣民之赤诚,并常与尔等臣民同在。
  若夫为情所激,妄滋事端,或者同胞互相排挤,扰乱时局,因而迷误大道,失信义于世界,此朕所深戒。宜举国一致,子孙相传,确信神州之不灭,念任重而道远,倾全力干将来之建设,笃守道义,坚定志操,誓必发扬国体之精华,不致落后于世界之进化。望尔等臣民善体朕意。
  诏书播送完后,整个日本陷入悲痛之中,许多人流下了眼泪。这并非因和平降临而流出的兴奋的热泪。日本人自明治维新以来,只有胜利的自豪感,而无战败的体验。在这七八十年当中,统治者通过学校、军队和社会,在日本人的心灵深处培植起军国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和侵略精神,普通百姓相信在国外进行战争夺取权益,才能使国家繁荣、个人致富。他们怀着这种信念,忍受着战争期间生活的贫困,一心指望战争结束后能分享胜利果实。如今,美梦破灭,再回头看看一贫如洗、家破人亡的现实,他们怎么能不痛心疾首地嚎陶大哭呢?
  裕仁天皇是在天皇制度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的现实情况下才下令投降的。他对日本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的性质并未有正确的认识,因而在投降诏书中仍然狡辩开战是为了“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侵犯他国主权及领土则“固非朕之本志”。日本最高统治者掩盖战争的侵略性质的言行无疑对普通百姓具有极大的蒙骗性,从而造成战后50 年间许多日本人避讳谈论这场战争的性质、少数人更是公开为侵略战争翻案的恶劣后果。 
--------------------------------
塞班论坛   http://bbs.dospy.com/
--------------------------------
[塞班论坛  忘塵居士  整理制作]
日本帝国的兴亡 - 第十编  末日降临(1945年)  第50章  日落太平洋
--------------------------------
塞班论坛   http://bbs.dospy.com/
--------------------------------
[塞班论坛  忘塵居士  整理制作]
   签署投降书
  天皇广播停战诏书后三小时,铃木贯太郎首相就提出了内阁总辞职。他已完成了使日本从全民玉碎的可怕前景中解脱出来的任务。
  木户内大臣受天皇的委托,开始了推荐首相的工作。他打破惯例,没有再去召开重臣会议,只是与一位重臣——枢密院议长平沼男爵进行了商谈。
  他们一致认为,为了度过战败这一空前的危机,暂且需要借助皇室的权威。
  因此,天皇的叔父、东久迩宫稔彦王被推举为首相。
  东久迩宫以前曾几度险些被推出担任首相,如“二·二六事件”的关键时刻、第三次近卫内阁总辞职的时候。总之,都是在国家面临存亡关头,非以直接与天皇有关系——非以天皇的绝对权利为背景来匡正时局或推动时局不可的紧要关头时,都曾想到推他出来应付局面。
  在第三次近卫内阁总辞职后、军方强烈要求东久迩宫出面组阁时,木户内大臣以由皇族内阁来领导日本进行战争不合适为理由,拒绝了军方的要求。结果,战争狂人东条英机出任了首相。
  如今,真正需要贯彻和平政策的时机来临了。以皇室成员为首相,会使日本国民认为皇室勇敢地承担起战败的责任,或许还会使美国人视皇室成员为和平主义者。
  东久迩内阁的主要成员如下:下村定任陆军大臣,米内光政为海军大臣,重光葵为外务大臣,近卫文魔以副首相身分任国务大臣,绪方竹虎以国务大臣身分兼任内阁书记官长与情报局总裁。另外,石原芜尔任内阁特别顾问。
  从内阁组成来看,其中多数人都是对美国强大的实力心怀畏惧因而不怎么赞成与美国作战的所谓“亲美派”,但他们决不是和平主义者,他们都曾为日本建立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即侵略亚洲各国而出力颇多,从其思想深处来说都是军国主义分子。这种人员组合决定了东久迩内阁将是一个短命的内阁。
  8 月16 日晨,东久述内阁还未组成,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就向日本政府发出通告,令其迅速派遣能代表天皇、政府及大本营的代表,前往驻在马尼拉的盟军最高统帅司令部,接受履行投降条件所必需的各项要求。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