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伴侣

第51章


她忽然有些腾云驾雾起来。这山这水这人家都似蹊蹊跷跷得神秘。她莫不是慕名前来朝拜?明明是当年香客的住所。恍惚中,一个大耳朵的男孩、一个细眼睛的女孩,从房里跑出来牵过她的手。“姐姐,姐姐。”她定定睛,不认识了?表弟表妹。那站一边悄悄笑的,是舅妈。 
  听舅妈说,天竺山顺山而建的三座大庙,原是香火很盛的所在。远来的香客到了灵隐的大雄宝殿,必定还要爬山越岭,一路拜过下中上三天竺菩萨,才算心诚意笃、功德圆满。但六十年代以后,三处大殿通通被封了山门,断了香火,挂上了工厂的牌子。他们一家随机器一同迁来,庙里已是荒芜冷落,和尚不知去向。如今除了一座空殿、两株巨樟、三座池塘小桥,上天竺已徒有虚名。她想起途经中天竺时,看见庙门口挂着一块××革委会的牌子,门前有株大银杏树,树皮竟被剥得精光,难道办工厂的人连树也不放过? 
  舅妈连连摇头,“倒不是,不是工厂……”她放低声音,“是前前后后茶叶村里的农民,相信有过菩萨的地方,总有去邪避灾的神通,生了毛病,就来剥庙前的树皮回去煎汤,求菩萨保佑。上天竺的庙门也一样……” 
  菩萨打不倒?那棵神树,那主宰着每一个人命运的众神之灵……也会保佑她吗? 
  她一个人出去散步,在这被喧嚣的尘世遗忘的佛地寻求心的宁静。她走过庙前石阶,见石缝里插满残剩的香烛;她走过庙后的水池,见池里扔着一枚枚象征虔诚的硬币;她穿过层层茶园,登上山顶,在傍晚的茫茫雾霭中眺望竹林间隐露一角的大殿飞檐,她竟第一次感到了佛的神秘、神的威严。六根涤净了便再没有人世的欲念,没有欲念也便没有了痛苦。可他说过他为了自己的七情六欲而活才是真的人。山里静极,佛地的风、水、草,也如佛一般端庄凝重。她在那落寂中一直痴痴坐到黄昏,她期待得到神的启示和感召。心却越发地空荡荡,平静如一潭死水……   
  《隐形伴侣》三十五(2)   
  遇到天晴的中午,她便同弟妹一起到山顶的大青石上去晒太阳,目光越过浮云,可以望见山那边,银线似的钱塘江和镜子似的西湖。躺在甸子里的干草上,只见悬停在天边的浓云,在作永远没有答案的沉思。他们有时会捡到鸡蛋大小的松塔和一种叫做“糖罐头”的带刺的红果儿。既是糖罐头,当然是蜜甜蜜甜,吃上几个手指头和嘴已都粘在了一起。有时候,九岁的阿虹妹会在茶叶地边上发现一大片野荠菜,采了抱回去,让舅妈包一顿馄饨吃,真是鲜得眼睛也要打喷嚏。阿虹采的荠菜王大得盖住篮子底了,肖潇夸奖她,那大两岁的哥哥阿华就撇嘴说:“嘿,稀奇!上次打蛔虫,我打出来那么多,她一条也没有……” 
  阿华和阿虹每天下午到灵隐一个小学去读书,中午就回来,从来不做功课,因为根本就没有作业。一到晚上,阿华就开始在墙上放电影,他有一箱子自己画的幻灯片,打亮手电筒,再把那灯片上上下下地活动,什么刁德一、座山雕、鸠山队长就通通地打成了一片。肖潇笑得倒在床上,她夸奖他,那妹妹就撅嘴说:“哦,稀奇,他一只歌也不会唱,唱歌课大家一道唱,他就动动嘴巴……” 
  肖潇大笑,觉得自己真快活。那一瞬似乎一切还来得及从头开始。 
  一天下午她去溪边洗菜回来,见舅舅气汹汹握一杆鸡毛掸子,揪着阿虹一根辫子在叫骂。 
  “你回来路上去跳牛皮筋,倒骗我做值日,我都晓得了,你小小年纪就说假话……” 
  阿华倚在门后小声说: 
  “没有跳,真的没有,我看见没有……” 
  “滚!”他爹咆哮起来,“你也一路货,你把自家裤带上的结子管牢!” 
  肖潇知道因为天冷阿华不肯大便,宁可熬着,每天谎报军情,说已去过。他爸爸只好每天早上在他裤带上拴一个结子,以便检查…… 
  她劝住舅舅,搂过阿虹,摸出手绢替她擦眼泪,“好孩子不说谎。”她说。 
  她忽然看见阿华用那样奇怪的眼光飞快看她一眼,她如被蜂子蜇了一口,脸上麻辣辣地疼。是神经过敏,还是做贼心虚?她脸红了,在两个孩子面前。 
  那一日,邻居的一个胖婆娘,同她搭讪: 
  “黑龙江回来?蹲了有日子了?结婚没哩?” 
  “嗯。”她胡乱答,“哪里……介早……结婚……” 
  “噢,”那婆娘恍然大悟,“这天竺山种茶的农民倒是蛮富的,农村对农村,户口也好迁。” 
  她急急分辩:“我是回来养病的,喏,关节炎……” 
  她有什么资格去给阿华阿虹讲大道理。只是由于她自己也不清楚的原因,谎话便如此自然地脱口而出。她为自己羞愧。就在这远离沧桑人世的山谷里,那个她曾憎恶的魔影,竟然也在暗中随她同来。 
  她上山以来的好兴致,倏然全无。 
  春节前几天,山里阴沉下来,好像要下雪。她帮舅妈准备妈妈爸爸上山来团聚的年夜饭,去溪边洗鱼。 
  她走过石桥时,看见桥栏上趴着个人,痴痴地望着溪水出神;她走下石阶,又回头看一眼,见那人仍站在那儿一动不动,鼻梁上的眼镜快要滑脱了。她停下来——怎么可能呢?高颧骨、厚镜片、额头一缕柔软的黑发……可是…… 
  “邹思竹。”她轻轻叫了一声,叫出口之后又蓦地回头,快步往溪边走。见鬼!连她自己也不会相信,邹思竹会跑到这儿来。 
  却有脚步,跌跌撞撞追下来,慌得上气不接下气。一把揪住她的袖子,喉结突突跳,说:是,是我,你,你别紧张……” 
  ……农场真的放了探亲假,都回来过年了,他也回来,回来后的第一件事,是去她家里看她,她妈妈告诉他这个地址……他结结巴巴解释说,并没有出什么事。 
  她回家扔了鱼,拉着他往山上走。她的手微微颤抖,腿也直打绊。陈旭没有探亲假。她要带他去爬那座最高的棋盘山。 
  谁在这样的日子来看她,谁就是她最好的朋友。 
  “那……是陈旭叫你来的?”她突然问。 
  “怎么会是他呢?”他很惊讶,“我连他的面都没见过几次,他……他不大上工……” 
  “为啥?”她的心沉了沉。 
  他摇摇头。 
  “你说,他怎么不上工?”她追问。她忽然发现自己原来仍然急于得知他的消息,她还在挂念他。 
  他停下来,用手扶着膝,大口喘息,“听说他……赌博……输了还不上钱,对人说他有个叔叔在部队当大官,可以介绍人去当兵,抵那钱……结果,唉,你可想而知……” 
  什么东西碎了?竹子?球?叶?石头?心里那最后一点希望、一点幻想,破碎、毁灭,化作齑粉,永远永远…… 
  “你,不要生气。”他有些不安,“你不是反正……要同他离婚了?农场里,大家都不相信,我相信……” 
  “你为啥相信呢?”她冷冷问,“大概你老早就认为他……是个坏人吧!” 
  “哪里会有这样简单的分法呢?”他笑了笑,“一个人可能同时是好人又是坏人。你知道,我刚认识他时,在隔离室,蛮崇拜他的……” 
  她低下头,轻声说:“是的,他是到了农场以后才……才开始堕落的……一个人,说了第一个谎,就去往下说第二个,为自己圆谎……”   
  《隐形伴侣》三十五(3)   
  邹思竹大不以为然地摇摇头: 
  “我总觉得,陈旭那种堂堂皇皇的撒谎,比起一些人的虚伪,还是好得多。他固然有许多恶习,但他在强大的社会面前,实在是太渺小了,他只有这一种反抗方式。” 
  这些话出于邹思竹之口,肖潇大为震惊。 
  “其实,撒谎和欺骗,就像伊索寓言所说的舌头一样。”邹思竹慢吞吞地边想边说,“它既善又恶,善恶难分。有时大善大恶,有时不善不恶。比如,对病人瞒隐真情,是善,对老百姓空许诺言骗取信任,是恶;对不怀好意的人必要防卫而说谎,是不善不恶;农民为生存瞒产私分,是既善又恶。说谎在中国历史上常以用计和智慧的面目出现,所谓兵不厌诈,也在其列。欺骗并不总是演出丑剧,貂蝉、王佐不也是撒谎大师吗?这又作何解释?” 
  她打断他,带着一种莫名的憎恶尖声质问:“那你干吗不撒谎?你干吗总躲在自己的蜗牛壳里,窥探着别人……” 
  他似乎哆嗦了一下,脸上愀然作色,仿佛有什么触到了他的痛处。额上那绺黑发也歪歪地扭过去,扭过去……他怔一会儿,径自走了。 
  肖潇赶上去,竟不罢休,盯住他的眼镜片,那暗淡无光的镜片里只剩下枯叶、青苔和树根子。 
  “你说,既然你不认为他坏,你干吗主张我们分开?” 
  湿冷的雾气从四面山谷升腾起来,茶园竹林弥漫在一片凝重的蓝烟之中,渐渐地模糊。黑森森的松树下,一条隐隐可见的小路伸向茫茫山岭…… 
  他在一块突起的石头上坐下来,低头拔着石边的小草,咳了一声,又咳了一声。 
  “我相信你们早晚要分手,因为你们有各自不同的理想世界。陈旭要的那种真实,在你看来未免丑恶。而你要的那种纯真美好,在他看来未免虚假。他认为人生之海脏了,人无法干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