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之夭夭

第53章


言毕以手撑住额头,整个人缩成了一团,那直到今日还在撑起大唐半壁天空的脊梁,居然在微微颤抖。
  我听他如此说,只觉一股热血直冲上头脑,一时间愤怒压过了悲伤,冲口道:“那个李绩却是怎么一回事?派先行官前去探路,如何便只给了二百人?这岂非存心故意置人于死——”
  “公主!”房玄龄猛地抬起头来,两道目光直直向我望来,沉声道:“此等话,再不可轻易出口,还请公主三思!”
  我抿住了唇,垂下眼眸,然而却越想越是诡异,且不说此次李绩辽东道行军大总管麾下足有几万人马,单说遗爱只是去探个路,便能探出一批高丽精锐之师,进而被杀得片甲不留……若这真是巧合,那未免也巧得太过分了些!
  更不必说所谓的“高丽精锐之师”的战斗力能否拼得过大唐军队了。
  如是想着,我却又是一阵悲从中来,如此……又有什么用?他终究是——已经不在了啊。
  “有什么话,且待我回来,再说给我听吧。”
  我说什么,你还能听得到么?
  我想说,不论如何,最重要的,是你能够平安归来。
  可你……终究还是再也听不到了。
  我只觉得头脑有点浑浑噩噩的,连房玄龄要我安心静养,而后离去,都没有察觉,直到一个尖锐的念头蓦然自我心头闪过,我才猛地回过了神来。
  房遗直!
  他在遗爱临行前那天晚上,说的那番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难道……他竟是对此次遗爱罹难的原因——有所了解么?
  我霍地站起了身来,当下便打算立即前去质问房遗直。
  ——不,不可,万不可鲁莽,万一他真的有什么……此去岂非打草惊蛇?
  我在心中暗暗这样对自己说着,指甲把掌心掐得都痛了,方才缓缓坐回椅里。
  
  位列三公、当朝司空的梁国公房玄龄,凌烟阁二十四位功臣之五,李世民最为倚重的开国元勋,他的次子,身领驸马都尉散骑常侍兼太府卿的房遗爱,随李绩大军东征高丽月余,便战死沙场,尸骨无还……这一噩耗,震惊了整个朝野。
  李世民大为哀恸,下诏追封房遗爱为一等忠勇侯,余者又赐抚恤银两布匹财物若干,甚至亲自为遗爱的衣冠冢题了墓志铭。而这一举动,也令房玄龄一家人受宠若惊,在悲痛遗爱之死的同时,又有隐隐的不安。
  自从得知遗爱去世的消息之后,我便镇日把自己关在屋里,哪里也不去,心中除了伤心难过之外,更多的则是羞愧和自我厌弃。
  只因——遗爱死了,我竟没有想象中那般痛苦到窒息,只是——像一个好友离我而去一般。
  终究还是不爱。
  然而,我却也没能把这种状态维持多久,就在追赠给遗爱一等侯封号的第二天,李世民竟亲自驾临了房府。
  当时,我正倚在贵妃榻上发呆,榻脚一只紫地绿凤纹金炭盆里,上好的银丝炭静默地燃着,屋里温暖如春,然而我却只觉得一阵直袭心脾的寒意。
  忽地,房门被推开了,我木然抬起头望过去,却见李世民裹着一袭赭色的貂裘站在门口,微微皱着眉看着我。
  我心下一紧,便算是再难过,也不能再坐着不动弹了,于是恹恹地起了身,冲李世民行了一礼,只是低垂着眼,半点说话的欲望都没有。
  李世民也是沉默,良久方叹了口气,摸了摸我的头发,道:“夭夭,你……莫太过伤心。”
  我牵着嘴角向上弯了一下,心里又是一阵难过,口上淡淡说道:“谢父皇关心,夭夭心中自然有数。”
  李世民点了点头,微微皱了皱眉,似乎是想要说什么,但却只是沉默,双眸直视我的双眼,目光渐渐变得有些锐利。
  我心中有点奇怪,他看着我不说话做什么?遂开口道:“父皇……可是还有何吩咐么?”
  李世民不语,又看了我一会儿,直到我也轻轻拧起了眉毛,他才缓缓开口道:“夭夭,你须知道,玄龄是我大唐开国元勋,是朕的臂膀肱股,朕今日便与你说句实话,若是无他,朕也登不了这大位。”
  我闻言不由心下一凛,他既这般说,话已是极重了,同时心下疑窦更甚,他究竟是什么意思?口上谨慎道:“是,女儿知道。”
  李世民抿了抿嘴唇,似乎是在斟酌词句,又隔了一会儿,方才说道:“我大唐民丰物阜,百姓民风淳朴,是以……于女子教化之上……也不似前朝那般严格,夫妻和离、丧夫后女子再嫁之事,也为数不少。”
  我越听越觉不是个味儿,心下有点不悦,却又有些惊讶和好笑,然而旋即想到遗爱之死,又不由沮丧难过了,眼见他停顿了下来,便连忙开口道:“父皇放心,夭夭自然省得,自不会仗着身份以求改嫁……令司空大人寒心。”
  顿了顿,又垂下头,低声道:“更何况……遗爱尸骨未寒,父皇又何出此言?岂非更令夭夭伤心……”
  李世民听到我表态,脸色缓了缓,温言道:“好好,是父皇不好,只是你当年对遗直那般……”
  “父皇!”我忽然扬声打断了他,神情微冷,道:“逝者为重。更何况夭夭早已不再倾慕房大公子,请父皇万勿再作此想。”
  李世民看了我一会儿,神情颇有些高深莫测,我虽然的确是对房遗直没有意思,但被他这样看着,心下还是不由自主地打鼓,面上却丝毫不露声色,只是淡淡地回望着他。
  两人这般对视了半晌,我缓缓垂下眼,行了一礼,低声道:“请父皇恕女儿无礼之罪。”
  李世民摇了摇头,道:“无妨。你既如此说,朕也就放心了。往后的日子……定也不会苦了你去。”言毕又叹了一声,离开了屋子。
  我重新窝回贵妃榻里,怔怔地望着红棂窗外那一株已经吐蕊的梅花,忽然就想起了去年此时,那个少年抱着我折梅的情景。眼睫微微一颤,旋即紧闭,两滴徘徊已久的清泪终于落下。
  遗爱,愿你……在那边,一切如旧。
  
  又过了几日,遗爱的头七已经过了,我便再也坐不住了,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索性便直接开门见山地去问房遗直,那晚他说的那句话,到底是何意好了。
  然而,遗爱新丧,我若是单独召见房遗直,总归有些不好,想了想,还是把流觞、丹青和采绿都带上了,拣了个暖阳正好的午后,向房遗直所居的无心斋行去。
  沿途经过遗爱的停云轩,只见得一片凄凉缟素,便觉心下一痛,闭了眼不敢再看,转头匆匆行去。
  到了无心斋,却有小厮回禀说,大公子前脚刚去见大人了。
  我听着,眼皮跳了跳,心里有丝怪异的感觉浮了上来,侧头道:“如此,咱们便去司空大人那处寻大公子去。”
  一路行到房玄龄的住处,门口的小厮方欲见礼,我却抬手阻住了,又命丹青和采绿在外候着,而我则带着流觞向内行去。
  正厅无人,我挑了挑眉,走出偏门,穿过一条短短的游廊,来到了书房门前。房门紧闭,里面却隐隐传来人语声,想来那父子俩应是在这处了。
  “……甚是蹊跷,还请父亲三思。”房遗直沉沉的声音传来。
  我心里一跳,蹊跷?什么蹊跷?他在说什么?
  莫名地,我几乎是立刻就联想到遗爱的死因上去了。
  “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房玄龄的声音里透着丝疲惫。
  房遗直似乎是来回踱了几步,再次开口的时候,声音已经有些高了:“父亲,那李绩李将军,当年可也是支持晋王为太子的,一直又与长孙一脉过从甚密。此次是他领兵,却只派了二百人给遗爱,那所谓的‘高丽精锐’又那般古怪,难道这事实还不清楚吗?”
  房玄龄哼了一声,透着冷意和怒气,沉声道:“遗直,枉我这些年来苦心孤诣栽培于你,本以为你能更加聪敏些,却不想,也只是表面看着伶俐罢了,骨子里还是一般的驽钝!”
  我心下一紧,一直以来,我印象里的房玄龄,始终都是慈和宽蔼的,几乎便像个享够清福的邻家翁。却不料……重臣就是重臣,偶一动怒,也能让人从骨子里冷下去。
  然而,我觉得冷了,房遗直却似乎是并没感觉到冷,沉默片刻,声音重新沉了回去,道:“孩儿自来便是驽钝,从不敢自矜聪慧。父亲有何指教,还请明示。”
  屋里传来咯的一声响,似乎是房玄龄把茶盏重重搁在了案上,道:“辅机和懋功等人,便算是对为父、对吴王再有意见,也不至于行此等事。遗爱既身在他军中,他便自当护遗爱周全,不然的话,虽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若遗爱有个三长两短,他依旧会担不小的责任。”
  顿了顿,又道:“以辅机之性,断不会行此铤而走险之事,为父与他相交近三十年,自然比你更了解他的为人。”说着叹了口气,语气缓了缓,道:“你弟弟死得的确不很正常,为父自会查个水落石出,你方才那些话,让它烂在心里便好,万万不可再宣之于口,性命攸关,切记!”
  屋内许久再没有声音,父子俩似乎是沉默了良久,房遗直方轻轻笑了一声,道:“当年陛下欲立吴王为嗣,长孙大人执锐相胁,父亲不言语,也倒罢了;而今……事关孩儿的亲弟,您的亲子之死,您尚作此态,实在……令儿子心寒!”
  我在门外听得直皱眉,听起来,倒像是房遗直借着遗爱之死,劝房玄龄开始对付长孙一脉,然而房玄龄却并未应允下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