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桂辞

第二章 丹桂初放声(五)


日子一天天变凉,才发觉已是九月中旬,再过几日便是我的及笄礼了。
    不出殿门,我也知道外人都在传些什么,无非就是“三姬终于及笄了,不知道哪家的王侯公子能有幸娶得三姬呢?”“哦哟,这还要想,我看那三姬可不是个省事的主,再说下嫁三姬皇上也不同意啊。”“对对对,我看那,准是嫁给哪国皇帝,咱这三姬可是名闻天下的美人啊。”
    正想着,殿门被推开。剪冰手执绢帕,轻脚走了进来。
    “剪冰参见三姬殿下,三姬殿下万福金安。”剪冰俯身一拜。我起身虚扶了她一把。“怎么不见绿袖?”
    剪冰想了想,道:“绿袖姑娘奉旨监察你的及笄宴,一早就走了。”
    我淡淡一笑:“哦?是么。”眼睛瞥见那一方锦帕,故作惊讶:“呀,剪冰。这是?”她低头一看,笑道:“殿下,你瞧我,怎么把这事给忘了。这怕子啊是镕王爷差人送过来的,还让奴婢转达‘此帕是用丝织成的’”。她说“丝”字时朝我眨了下眼。
    浅笑,接过绢帕,只见上面两行小字:
    琴瑟在御,
    莫不静好。
    将帕子放在鼻间深嗅,一股丹桂之香扑鼻而来。
    九月二十四,我十五岁及笄的日子,终于到了。
    及笄礼由父皇与子承主持,皇后携后宫一众女眷观礼。
    我穿着繁重的华服,宽大的裙摆由绿袖提起。发髻高挽于头顶,留下一排厚厚的额发。略施脂粉,双手互握恭于胸前。徐步走上玉阶,然后跪于肃国先祖挂像之前,行三叩之礼。
    父皇立于太庙正前的未央宫前,未央宫是肃国历朝历代举行隆重大典时的主殿。如今一位公主,可以由皇上亲自主持及笄,而且在未央宫举行,足以证明皇上是多么看重这个女儿。
    拜完先祖之后由明复搀扶着走向未央宫——我行及笄礼的主殿。
    我端庄的笑着,步步行走之间显出一派高贵的皇家气质。
    目光平视前方,父皇着明黄色龙袍,坐在龙椅上,旁边站着天朝的镕亲王——秦子承。子承着深紫色蟒袍,神色温和。
    踱步至天台,绿袖放下了裙摆,上前扶我,而命妇走上未央宫玉阶。
    我跪于早已准备好的软垫之上,绿袖跪于我身后。
    内侍监总管站出,手中捧着明黄的圣旨,高喝:“三姬慕卿接旨——”
    我将手抬至眉间,俯身道:“儿臣接旨。”
    “三姬恒昧,性行稳重、不骄不躁,对上谦逊有礼、对下温和平近。今逢及笄,朕心甚喜,举大典于未央,赠笈钗以龙凤。愿卿监国,等同于太子、相辅。钦此——”
    我接过圣旨,自知这份旨的分量有多重。
    肃国国玺共有四枚,分别为“龙凤”、“安乐”、“定远”、“宏业”。朝中一概大事,如太子、皇后的废立以及颁布立新皇诏书都必须盖上四枚,而这四枚玉玺之中“定远”、“安乐”两枚在本朝两位相辅手中,“宏业”为太子玉玺,因为本朝还未立储所以“龙凤”与“宏业”都在父皇手中。如今父皇却将“龙凤”玉玺制成代表我成年的笈钗,意在共同监国。
    秦镕来到台前,身后是命妇,命妇手中端着盛有龙凤钗的礼盘。他从中取出发钗,庄重地插入我发中,再用木梳将我的额发梳于头顶,伸手扶起我。
    我躬身向他一拜,表示谢谢,又上殿叩拜父皇与母后。
    父皇急急地下座,伸手将我扶起,细细的打量我,眼中透露着欣喜。我不觉已泪眼模糊,哽咽道:“父皇。”父皇点点头,慈爱地拍拍我的手。随即转头,对下位的妃嫔、官员们说:“从即日起,三姬慕卿封为一品参政公主,准其参与朝中重要议事。”父皇的声音如往日一般洪亮。
    父皇,我的父皇,从小就是这样,恨不得将世界上最好的都给我。
    终于礼毕,待众人散去,我含笑走到子承身边。他执起我的手,坚定道:“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我浅笑,靠在他怀中。
    身后是被夕阳拉长的影子。
    只是那时,我们都不知道,这诗的下一句是“竹竿何袅袅,鱼尾何徒徒!”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