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语文

第23章


磕都尼纽磕哇,哈都哈哇!"交警一听,连忙挥手,说:"你地,开路开路地。"原来,交警把他当成日本客商了。实际上,这句萧山话的意思是说:"哪里磕到了,哪里磕到了?磕都没磕到,吓都吓死了!"
  后来,我机会跟几个萧山人接触,发现他们确实对自己的方言很不自信。有一次参加一个联谊活动,大家鼓动一个萧山演员说几句家乡话,没想到,他怎么也不肯,连声说:"不行不行,太土了,太土了!"
  同为方言,萧山话土,杭州话就不土吗?就连标准的普通话不也是以北京土话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吗?为什么萧山人不愿在杭州人面前讲自己的母语?
  说到底,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过去,萧山比较穷,进了杭州城,难免看到很多白眼。久而久之,这给萧山人心中留下了阴影,在杭州人心里,却树立起了某种优越感。这种地位差别,影响到语言。同是醉里吴音,萧山话就变成了土话,省城话就变成了官话。语言的歧视就是这么来的。
  一位犹太人曾说过:"有海军的国家有语言,没有海军的国家只有方言。"这话不无道理。
  不过,风水轮流转,萧山这几年已成为杭州经济的旗舰,萧山话的地位也逐渐有了改观。萧山有个著名企业家鲁冠球,无论面对谁,说的都是一口萧山话。杭州人可不敢嫌他土,访问洽谈,都乖乖地自带萧山话翻译,以免关键处听不明白,贻误商计。这正是――土不土?就看钱包鼓不鼓!
玫瑰,能铿锵吗? 
连载:正版语文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作者:王佩  
  文/王佩
  人们习惯把中国女足称为"铿锵玫瑰"。有人觉得纳闷,玫瑰是花,岂能铿锵?这种说法,是否属于搭配不当呢?
  "铿锵玫瑰"是从1999年开始出现的。那年台湾歌手林忆莲出了一张唱片,主打歌曲就叫 
《铿锵玫瑰》,词作者是李宗盛,曲作者是林美眉自己。这个词的意思是指"美丽而坚强的女子"。当然,"铿锵玫瑰"也不是中国女足的专利,2003年,一些媒体也用这个词来称呼凤凰卫视两位报道非典的女主持人――闾丘露薇和刘海若。
  很多人把"铿锵"跟力量联系在一起,这大概是受了"铿锵有力"一词的误导吧。其实,"铿锵"跟"有力"没有必然关系。
  先说"铿"。《说文解字》中说,"铿"通"摼",本义指击打头骨发出的声音。你可以打自己脑袋一下,听一听那是什么声音。后来,大家发现打自己不好,于是改打别的东西去了。《论语》中说"鼓瑟希,铿尔",这个"铿尔"指的是以瑟掷地发出的声响。再说"锵",《说文》中没有"锵"字,但是《礼记》中有,指的是撞击金石的声音,《三国演义》第44回:"衣冠济济,剑佩锵锵,分班侍立",可以为证。
  "铿锵"的本义就是指金属玉石撞击发出的声音。《红楼梦》第53回中写到:"鸦雀无闻,只听铿锵叮当,金铃玉佩微微摇曳之声。"这是一个最生动的例子。说到这里,需要普及一点玉的知识,玉的声音,古人说:"其声舒扬",是一种非常动听的乐音。所以,"铿锵"一词又有了一些引申义,跟音乐有关。《现汉》中说"形容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国语辞典》中说"形容清脆悦耳的声音"。我觉得后说更准确一些。以《红楼梦》这句话为例,既然"金铃玉佩微微摇曳",声音未必会响亮,而且哪儿来的节奏呢?
  可见,"铿锵"一般指"清脆悦耳的声音",那么"铿锵玫瑰"的说法,到底有没有问题呢?请关注明日语文运动专栏。
玫瑰,当然铿锵! 
连载:正版语文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作者:王佩  
  文/王佩
  记得中学时看过一篇文章,文中说:汉字真神奇啊!看见"玫瑰"二字,就仿佛看到了花形,闻到了花香。
  现在才知道,这种说法,只是想当然而已。"玫瑰"两个字的来历,跟花没有任何关系。
  "玫瑰"的本义向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珠,一说是玉。《说文》中,两种说法都采用了。"玫"最初写作"玟",是一种珠子,形似云母,黄赤似金。瑰呢,是一种圆好的珠子。《广雅》中说:"珠属有玟瑰。"当然,《说文》也承认另一种说法,石之美者曰玫,圆好者曰瑰。
  后世显然更喜欢玫瑰属于玉石的说法。以私奔而留名的司马相如,在《子虚赋》里,就写过"其石则赤玉玫瑰",这里的玫瑰,显然是玉石的一种。
  昨天的语文运动曾提到,"铿锵"指出金石撞击出的悦耳之音,"玫瑰"作玉石讲的时候, "铿锵玫瑰"一词完全成立。
  但是,玫瑰通行的含义早已不再是玉石,而是指一种蔷薇科蔷薇属的植物。玫瑰为什么成了植物名称? 我考证不出,这个问题,还是留给中文系的博士们去完成吧。
  作为植物的玫瑰还能铿锵吗?
  能!
  前面讲过,铿锵与金玉有关,说玫瑰花铿锵,就赋予了这种花卉金属和玉石的属性,金玉共同的属性是什么,就是刚韧。所以,当李宗盛写下"铿锵玫瑰"这句歌词的时候,他其实是想赋予玫瑰刚韧的个性。正如他歌中所写:"像旷野的玫瑰用骄傲的花蕊,想摆脱那四季的支配"。
  说到玫瑰,不能不提这个词的读音。大家注意到,以前"玫瑰"的"瑰"都读去声,现在很多主持人都开始读阴平。到底哪种读音对呢?其实,传统读法是正确的。按照字典上的注音,"瑰"读作"gui(阴平)",但在以北京方言为基础的普通话里,"玫瑰"跟"成绩"、"妈妈"一样,后一个字向来都读轻声。按照轻声变调规律,轻声在阴平、阳平、去声后,一般都发类似去声的音。所以,"玫瑰"听起来才像"mei(阳平)gui(去声)"。
  别理睬那些"mei(阳平)gui(阴平)",大胆地读"mei(阳平)gui(去声)",因为后者才是铿锵的普通话读音。
词典市场秀 
连载:正版语文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作者:王佩  
  文/王佩
  今春,一场关于词典规范之争的论战尘埃落定;秋天,一系列推广《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市场秀又开演了。近日,多家省市媒体都发布了同一消息:王小丫代言推普宣传周。代言就代言呗,谁让人家的普通话有口皆碑呢?一句"你确信吗",满宫满调,响遏行云,没有十年工夫是练不出来的。但这条消息的重点在后半部分:《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在全国开展 
赠送活动。
  赠送――看到这个词,我一下子想到修女特丽莎、天使爱美丽,以及所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英杰楷模。好,明天我就去领一本。然而,看到最后,却让我空欢喜了一场。原来这本"近百位专家历时11年、九易其稿编纂完成"的"重点图书",只赠送给部分语文老师,而且有严格的数量限制。
  既然没有获赠的资格,那就只好自己买了。可我这人有个坏毛病,买什么都不疼钱,唯独买书的时候斤斤计较。
  从网上查到,这本词典定价约70元,共收入13000个字,平均一个字才卖5厘钱,实在便宜得紧。不过,我又算了一笔账。最近看好一套汤可敬编撰的《说文解字今释》,在网上书店购买只需要88元,该书吸收了历代《说文》研究和甲骨文发现的成果,详细解说了9353个汉字,有注有译,平均买一个字也只要9厘钱。虽然《说文》的编写者只是许慎一人,阵容比不上 "近百位专家"强大;虽然《说文》里没有"艾滋病"、"人妖"等时令新词;但仅从学习"规范"来说,《说文》的价值显然大得多。
  还有一个原因,让我决心不买任何汉语辞书。台湾有一本《国语辞典》,早已做成了网络版(http://rs.edu.tw/mandr/clc/dict/dict/),使用起来跟搜索引擎一样方便,还一分钱都不用花。据报道,《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拿出500万元做市场推广,我想,羊毛出在羊身上,这笔花费,肯定要转移到买主身上。所以,即使有一天,《国语词典》网络版上不去了,我也不会为出版社的市场秀掏钱。
不用“某”能死啊? 
连载:正版语文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作者:王佩  
  文/王佩
  现在的新闻报道,最喜欢用的一个字就是"某"。尤其是报道一些敏感新闻的时候,经常在新闻发生地或当事人前面冠以"某"字。例如:《每日商报》去年九月份曾刊登过一条消息:"浙江医疗事故鉴定人员首次出庭接受质询",但提到涉嫌造成医疗事故的医院时,却用"杭州某医院"代替。像这样的医患纠纷官司,公众有权利知道当事人的名字,以便做出判断。 
但如此重要的信息,让记者轻轻一下给"某"掉了。
  同一份报纸,在今年五月份的报导工商局查处违规商贩时,却毫不犹豫地点了名。"涉嫌卖病死猪肉的是这两个摊位:茅廊巷342号,近江561号"。
  同样涉嫌侵害消费者权益,后者为什么不用"某"呢?想来想去,只有一种解释,肉贩无权无势,指名道姓也不会对报社有什么影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