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语文

第24章


  任何一本新闻教材都告诉我们,新闻应当具备5个W,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都应当交代清楚。除非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保障未成年人权益或保守国家机密等特殊原因,才用"某"之类的模糊词语。
  可现在的问题是,媒体对"某"字已经用上瘾了。如果是负面报道,当事人又多少有点来头,一般都用"某"字来搪塞。个中原因,大概有两种:一是怕把当事人开罪,担心招来麻烦;二是想对当事人示好,期许得到好处。其实,大多数情况下,这两种担心都是多余的。就拿这个"某医院"来说吧。你把它的名字曝光,它能把你怎么样?把你封杀?谅它没那个本事。把你当期的报纸统统收购?那是好事啊,发行量还能增长呢。最大的后果可能就是,它不给你投广告,这又有什么呢?报纸的短期利益可能受损,但公信力会慢慢建立起来,从长远来看,利益也会得到补偿。
  可见,只要不违背国家法规和新闻道德,少用一些"某",天不会塌下来。
语文原子弹 
连载:正版语文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作者:王佩  
  80年代初,我上小学,那时全国人民的偶像是陈景润。连班上最淘气的孩子也在争论"1+1"等于几?连我们村放牛的老汉也知道有个"哥哥爸爸猜想"。那时候,父亲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长大后当个数学家吧。我问,为什么?父亲说:当数学家多光荣,多省钱。有五分钱就可以搞数学,两分钱买支铅笔,三分钱买张"粉莲纸",就可以呼儿咳呀干起来。
  我终于没有成为数学家,尽管高考数学得过满分。原因是后来时代变化了,数学家不再 
吃香,研究数学也没那么容易了。不过我发现,现在有一门学问,研究成本依然很低,参与的人也很多,还很容易出成果,那就是语文。
  在互联网上,有很多中文论坛,在这些论坛上转久了,我发现,现在对语文评头论足的网民还真不少。这些人,一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模样,频频推出"重大成果"和"惊世发现",令我这样的语文爱好者,看得瞠目结舌。
  近来,在北大中文论坛上,最热门的话题是"英汉同源说"。该"学说"认为,汉语和英语本来是一母同胞,在上古时期发音相同。比如:英语叫"shit",汉语叫"屎";英语叫"shot",汉语叫"射",英语的"book",对应汉语的"簿";英语的"mother",就是汉语的"母"……一位名叫谈济民的先生还撰写了一本《汉英词汇的近源探秘》,为汉英双语做免费的亲子鉴定。该书已由北京原子能出版社出版,好一颗语文原子弹啊!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论坛上,对于这种警世骇俗的理论,赞同者发言居多,反对者声音寥寥。我想这就是原子弹的威力。如果你想反驳他,你必须拿出几年时间,研究古汉语音韵学,研究古英语的发音,而谁有这样的工夫?人生苦短,即使有志于语文,一部《说文解字》就够看好几年的,哪有时间心力跟原子弹去做斗争?
  所以,即使你反对这类"学说",大抵也只能跟我一样,摇头苦笑,用汉英双语说:"屎,shit!"
说贼 
连载:正版语文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作者:王佩  
  文/王佩
  自从有了一块和田玉,我对玉开始有了几分辨别能力。辨玉,要先看它的光。清代陈性在《玉纪》中说:真玉的光藏在内里,所谓“精光内蕴”;假玉呢,光浮在表面,他用了一个词,“贼光外浮”。
  一个“贼”二字,道破天机。何为“贼光”?大家注意过公共汽车上小偷的眼睛没有?就是他们眼里射出的那种光,亮归亮,但游移不定,警惕心虚。据反扒队员介绍,他们抓扒手的一个秘诀,就是盯着可疑目标的眼睛,如果看到贼光射出,那人十有八九就是小偷。
  贼,按《说文解字》的解释,本义是“败”,也就是“毁坏”的意思。后来引伸出“祸害”、“伤害”、“奸猾”、“狡诈”、“不正派”、以及“盗窃财物的人”等一系列贬义。贼,在北方口语里,还常用来表示“程度很深”,但这种用法,也带着贬义。
  《红楼梦》第71回,周瑞家的说:“等过了事,我告诉管事的,打他个贼死。”“贼死”肯定比“半死”还要惨。后来北京话和东北话中,保留了这种用法。人们常说,“灯贼亮”(刺痛了眼睛)、“天贼冷”(冻疼了手脚)、“路贼滑”(跌了个跟头)。凡是出现“贼”的地方,肯定没有褒义。东北人经常说某人“贼坏”,除非为了幽默,不会说某人“贼好”。
  北京话里有个词叫“鸡贼”,意思是指“吝啬、抠门、算计、奸猾”。至于“鸡贼”为什么有这样的意思,我认为,这是“小肚鸡肠”和“贼滑”两个词组合所产生的新义。近来,“鸡贼”一词有逐渐流行的趋势。崔永元在评论电影《手机》时,说过:“一个人小时候很苦,可后来却越变越鸡贼”。话剧《圣人孔子》中的反面人物也用到这个词――“谁叫咱都是中国人呢,酱缸文化,丑陋还鸡贼。”
  我看,“贼”在汉语中是不会有褒义了。俄罗斯有部获奖电影,英文叫“Thief”,汉语译名叫《小偷》。假如翻译成《贼》,估计片中主人公的形象,在观众心目中就会大打折扣。
德语改良,越改越凉? 
连载:正版语文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作者:王佩  
  "改良,越改越凉,冰凉!"这是《茶馆》中伙计李三的一句台词。肇始于1996年的德语正字法改革,正在应验这句话。
  1996年,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等德语国家达成协议,决定从1998年开始试行新正字法,并于2005年8月1日正式实行。这项改革的初衷应当说是好的,其目标是让德语实现言文一致,音形一致。但漫长的人类历史告诉我们,仅有美好的初衷是远远不够的。德语正字法改变 
了约12000个词汇的拼写方式,引起的震动可想而知。
  如今,德语改革已经试行六年了。无论这项改革的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认为改革后的德语规则并没有变得简单,某些情况下,反而更复杂了。据统计,有60%的德语人反对这项语言改革。
  今年8月份,德国明镜公司等三家出版机构宣布放弃新正字法。德国最畅销的小报《图片报》刊文说:"够了,真是受够了!我们将立刻回头,重新使用用得好好的旧正字法。"
  事情闹到这般地步,可能是语言改革派们始料未及的。德奥瑞三国已准备召开紧急会议,应对这些反对的声音。
  一项初衷很好的改革,怎么会落得如此窘境?德国《焦点》杂志撰文分析说:新正字法得以推行,主要依靠行政命令。在实行民主和法治的德国,语言文字应属于人民,而不是文化官僚们的私产。德国人一直有一种文化优越感,对于文字的正误非常敏感。德国科隆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家理发店招牌拼错,当地人立即报警。如今,面对12000个新"错别字",德国人焉能泰然处之?
  但是,希望德语改革半路刹车是不太可能的。因为新正字法已经普及了六年,退回传统将造成语言混乱,也浪费大量金钱,最重要的是主张改革的官员们将颜面扫地!看来只有硬着头皮往前走了。作为经历了语言改革的中国人,我断定,德语改革的结果,最终将造成两套拼写系统并存的局面,德语也将出现"繁体"与"简体",最终受苦的还是孩子们。
“台”字的误会 
连载:正版语文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作者:王佩  
  夜里在网上遇到一位来自台湾地区的网友,他问我:最近在杭州的报纸上经常看到"抗台"二字,究竟是什么意思?我对他说,别误会,这是"抗台风"的简称。这位网友又问:那为什么不简称为"抗风"呢?我告诉他,简称"抗台"是对的,因为这个"台"对应的繁体字是"颱"。
  在所有简化字中,"台"字应该算得上最复杂的一个。它对应着四个繁体字:台、臺、檯 
、颱。
  "台"在三千年前的金文中就出现了,《说文解字》中,解做"说也",也就是"喜悦"的意思,当是"怡然"的"怡"的本字,读做"yi(阳平)"。当它读做"tai(阳平)"的时候,本义指星名――"三台",后来引申比喻为辅助国君的"三公"。所以,"台"就成了敬词。我们说的"兄台",用繁体字不应当写成"兄臺"。台还有一个用法,用于"天台山"、"天台县"等地名中。
  "臺"跟"台"根本不是同一个字。《说文》中解释为"四方而高者",即"四方形而高耸出地面的建筑物"。后来引申为"高出地面、供人活动或表演的设施",比如:舞"臺"、看"臺"。因为"臺"往往处于中央位置,后来也成了机构的名称,像:天文"臺"、电视"臺"。当然,我们美丽的宝岛"台湾",也是这个"臺"。
  "檯"字如果不简化,或者简化成"木+台",当是一个很容易理解的形声字。凡是"桌子或像桌子的器物"都当用这个"檯"。比如:柜"檯"、写字"檯"、 "檯"灯、"檯"球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