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尘埃我的一九三八年

第12章


哥哥最后说,我是放心不下彩凤和你还有大嫂啊。我想快把彩凤娶过来替我照顾着你和大嫂。大嫂把我们拉扯大不容易,再说她上年纪了,我们应该多在她身边尽点孝道。虽说你大了,但还没成家,我还有心事。我听着,忽然又气愤了。我生气地喊道,你心里就只有彩凤,我在你心里老就是个长不大的孩子。我还想对他说,彩凤已经答应我把他让给我了。我想起彩凤嘱咐过我的话,我就没有说。我更想说,哥哥我想嫁给你。我还是没有说出口来。
哥哥看着我,只是笑着。我不知他笑什么?后来才知道,他那时在想着彩凤,想着秋收后就把彩凤娶过来,一家和和美美生活着,他可以去干他想干的大事了。
哥哥要找彩凤快把这个想法告诉彩凤。
他没想到他们在城里见到的那一面竟是他们最后的一面。
『6』第6章
哥哥在街上看到的穿浅色大襟褂的那个女人就是彩凤。彩凤早就看到了他。彩凤也来到了城里。
彩凤自从我找过她后,就像长了一场大病,变得眼神暗淡了,动作变得迟缓了,整个人变得憔悴瘦弱了。就像禾苗经历了一场暴风雨,元气大伤。长舌婆又是叫魂又是驱鬼的,整日在她身边忙活。彩凤斜躺在炕上的西墙上,眼睛有些湿润,朝长舌婆无力地挥挥手,懒懒地说,不用傻折腾了,无用,我的病根在心里。长舌婆把眼一瞪说,就是在耗子窟窿里,我也非把这个鬼魂找出来不可,看把俺兄弟媳妇折腾得快没个人模样了。我正要给你查个好日子看看秋后什么时候把喜事给办了,这病怏怏的还成?彩凤苦笑了一下,脸被淡红的阳光映着,显得凄凉的红。
婆婆要到县城看看三女婿富贵,听说他为开药铺的事被日本人打了。也让彩凤一起去,顺便散散心。经过十几天的调整,彩凤慢慢从痛苦中走出来。只要我哥哥过得好,她感到比什么都好。她要把对我哥哥的情思永久的埋藏在心里。彩凤想把我哥哥给她的那块布做成衣服留着作个念想。她怕这么好的布乡下裁缝做不好,正好要到城里做。
长舌婆也要跟着,她说是路上照料一下彩凤,实际上她很想到城里看看光景。
长工刘顺正在院子里套着马车。婆婆在东屋里忙着穿衣打扮,把冬梅给做的薄绸子大襟褂找出来穿着,还不住的絮叨着,这么好的褂子穿着出门,不让村里的人说?
彩凤的公公正找着治跌打摔伤疼的膏药,想给女婿带过去。这是他用祖传秘方做的。他听了就不耐烦的说,怕说就不穿。这是咱冬梅操心费力刚给我做的。她要是见我不穿,不恼才怪!婆婆继续说着。那你就穿!
铁蛋被彩凤打扮好了,他就跑到院子帮着刘顺备着马车,院子里不断传出铁蛋的咋呼声。这时,长舌婆飘飘摆摆走进来。头发梳理得又明又亮,白净的脸上被粉涂抹得红仆仆的,宽大的袖口里散发出一股身上的香皂味。她让彩凤看看她这身打扮怎么样?彩凤淡淡一笑说,你快成老妈子了,还臭美什么?打扮得这么漂亮不怕被日本鬼子抢了去?哼,别听他们把鬼子说得厉害得象野狼似的,老娘才不怕来!
长舌婆又仔细端详着彩凤说,比前些日子精神多了,就是有点瘦弱,不过更好看了,就像病西施一样更让人怜爱了。我可得要好好护着你,要是让城里人抢了去,我拿什么向人家货郎子交差。彩凤听了眉头微微一皱,心里又隐隐疼起来,就骂了一声你这张破嘴又要胡说八扯了,就不再理睬她,只顾收拾着需要带到城里的东西。长舌婆就翻看着彩凤包里的东西。她从彩凤布包里翻一块花布来,顿时两眼放亮。先是用手轻轻地抚摸着,又放在脸上轻揉着,嘴里“啧啧啧”赞叹着,多好的料子啊,又软又滑,要是穿在身上一点也不粘身,该有多清爽!这可是进口的东洋货。彩凤看着了,沉下脸一把夺过来,瞪了她一眼,你少翻弄我的东西!长舌婆惊奇地看着彩凤,咋了,我又触着你哪根神经了?把脸拉得老长,就像我欠你多少钱似的。这时彩凤的婆婆从里屋走出来,问她们两个人又吵闹什么?长舌婆马上笑着去夺彩凤手里的布料,让彩凤婆婆看。婶子,你看,还没等咱们给她们定亲,人家就送花布来了。
彩凤的心里顿时羞恨交加,忙慌乱地想走开。彩凤的公公从屋里走出来。长嘴婆忙叫了声“三叔”。他把彩凤叫住,问她的亲事到底怎么样了?他说,这个事他本不便多问。可是左五右六村子的人见了他,都问起这事来,弄得他也不知道怎么说才好。正好媒婆子也在,我就问问你们。长舌婆忙说,她去过货郎子家两次了。她大嫂倒是蛮赞同的,也很急,恨不得马上办了。可不知为什么?那个货郎子老是说再等等。婆婆在一旁沉不住气了,就生气地说,再等等是什么意思?彩凤虽然是再婚,可也是大户家的媳妇,并不是谁想娶就娶得。我要不是看在他们俩以前那段缘分上,是不会同意的。彩凤心里难过得要哭,她还是忍着,她不知道该怎么说这事?她沉默着。
婆婆也不再言语,大家都沉默下来。还是长舌婆出来圆场,老婶子,人家货郎子本是好意。他怕彩凤过去了,在她身边整天有个说亲不亲说远不远的小姑子横在中间,彩凤有些事不好处理。婆婆不满地说,俺彩凤这么好的脾气,什么人处不来?我看那个货郎子压根心里就没有俺彩凤。
公公表态了,这事也沸沸扬扬传了快半年了。我看这么办吧:你再去催一次,看看他们家什么时候能把日子定下来。改嫁这事本来就是件不光彩的事。我看着彩凤年轻轻的就守寡,不忍心。才不顾及自家的面子,同意她再嫁的。我老是担心这事要是。。。。。,弄得我和老刘家不让外人笑话?他对长舌婆说。
彩凤听到公公的话,知道自己该怎么说了。她就说,这事你们谁也不用操心了,我自己去找他。秋收完这事再定不下来,就拉倒。我再也不考虑改嫁的事了,就踏踏实实守在家里,伺候二老一辈子。
婆婆见儿媳妇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就不好说什么了,就忙喊着刘顺,问马车套好了没有?快一点,别耽误了到城里吃午饭。
她们到了城里,一进门,冬梅见了二话没说,搂着母亲就哭了起来。娘,你看看我们的日子该咋过?店铺关了门不说,孩子他爹躺在床上快一个月了,到现在还腰疼,走路还得让人扶着。
婆婆边安慰着女儿,边往屋里走。我先看看女婿怎么样了。
富贵听着丈母娘进了屋,就从床上爬起来,要下床。彩凤婆婆看到了,忙上前把他摁在床上。你躺着,都不是外人,你就别讲那些礼节了。
彩凤的儿子们一进门就被冬梅的孩子高兴地拉着,要到街上玩。彩凤朝着正往外跑的孩子嘱咐着,外面乱,别乱跑!冬梅就把她往屋里推。别管他们!就让他们随意玩去吧。鬼子再厉害,还能把孩子怎么样!
彩凤也关心地问着富贵的伤情。没什么大事,就是让他们抓进去关了几天,打了几鞭子,好处没伤着骨头,养些日子就好了。富贵笑着淡淡的说。
还说没什么事,早晚把你的腰打折了你就安稳了?冬梅朝着男人生气地说。
日本人一进城,我就让刘顺叫你们回山里住,你们偏不听,这回有事了吧?彩凤的婆婆不满地说。
这跟回不回山里有什么瓜葛?怨就怨他自个,是他自找的。日本人早就下了告示,不让个人开药店了,要干就到日本人开的药店去干。他偏不听,还说什么中国人为什么要去给鬼子卖力?这还不算,还集合着十几家开药店的找日本人去理论,这还有他们的好下场?被人家抓去打了一顿,一个个老实了吧?日本人是些什么人?看着很和气,象个人似的,实际上都是些强盗、畜类。他们说是“关闭个人药店是为了怕药材流到抗日分子手里”,其实他们就想自个赚钱。你看看现在,人们生病抓药都得到他们开的药店去买,他们说要多少钱就要多少钱,这钱赚得多容易!
现在抓药都要到日本人的药店去抓?全县城有那么多长病的,他们顾得过来?
唉,我说娘,你咋这么不明白?名义上说是日本人开的,他们干得过来吗?全城把鬼子加上还不到几十个日本人。这些都是那些亲善日本人的狗汉奸、狗奴才替他们干的!
他们不让开药店,你们不好开个其它什么店?总比不干强吧。彩凤终于忍不住,插话道。
开什么店?这个年头开什么店都不赚钱!冬梅听了这话更来气了,嗓门嚷得更大了。
你出去看看,街上那些店铺。不是关门的关门,就是冷清的冷清。这么乱的社会,谁还乱花钱?就是有人买东西。每天卖货赚得那点钱,还不够那些汉奸走狗们搜刮的。今天不是要这个税,就是明天要那个费,名目多的想都想不过来。这还好,就怕碰上打仗,从前线下来的那些伤兵,到你店铺里看上什么就拿什么,你还不敢管,一关就是破坏“什么战”的罪名。
是“大东亚圣战”!光知道整天傻说,连这个天天挂在嘴上的名词就不知道了。富贵抢白了一句。
我是让他们气的,把这么个词给忘了。现在连许多老字号的店铺都关门了,有本事的大户都逃到乡下躲避去了。
这年头你向哪躲?你们没听说鬼子连山里也开始扫荡了。富贵气愤地说到。
哎,娘,咱那里没去鬼子吧?
没有没有!彩凤和婆婆急忙惊恐地说。
这是早晚的事。咱这一带是通往中原的交通要道。鬼子的军用物资多是从青岛码头经过咱这里运往徐州方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